06  
自從小朋友開始上幼兒園之後,經常有媽咪私訊詢問我:孩子已經三歲了,還要大人一口一口餵他吃飯...』、大寶不會自己穿鞋子、還包著尿布,不知道這樣的他適不適合進入幼兒園?』當父母帶著不知道孩子是否適合上幼兒園的焦慮感,其實如果父母在教養時能抱著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、父母在旁鼓勵及協助,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,也能發展孩子的自律,進入幼兒園就能減少許多挫折感呢!因此,本篇透過四個面向協助孩子提升進入幼兒園的準備度,提供大家做個參考。

 

一、從生活小細節培養秩序感

來做個小小的測驗,如果你家有個2~3歲的孩子,堅持鞋子就是要擺在鞋櫃右邊的第二格,如果不讓她放那一格,她會崩潰大哭...身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做?

A.生氣大罵

B.警告威脅

C.忽略,不理會哭泣中的孩子

D.同理孩子的感受,溫和溝通

蒙特梭利曾提到:秩序,是讓孩子通往良善的途徑』,學齡前幼兒的秩序感養成,是奠定日後心智發展的基礎。有些長輩或家長不知道秩序感對於幼兒心智發展需求的重要性,無法同理孩子的倔強及反抗,反而還會刻意破壞孩子的秩序感,甚至是打罵孩子,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。

01小桃進入幼兒園的時候,我在他們的教室進行三日的陪讀時光,發現他們教室的裡裡外外,鞋櫃、抽屜,都會貼上每個小朋友的名字及照片;書櫃貼上教具及書本的照片,讓孩子知道如何物歸原位;教室的桌子上、坐著聽故事的地板上都有貼每個小朋友的姓名貼,其實,這些小細節都是尊重及協助孩子建立秩序感的方式。

小桃上了幼兒園,我們在家裡設計了一個讓小桃可以掛書包、放外套的地方,並且在廚房放置增高椅,小桃自己洗餐袋及餐具。接著,小桃把聯絡簿從書包拿出來,跟我和老公分享今天在幼兒園跟誰玩了哪些遊戲,看我們寫聯絡簿還不夠,還要跟著扶著筆。孩子很享受一起參與的過程喔!

 34

二、增進生活自理能力

我們來做個小測驗,當上班、聚餐的時間迫在眉梢,你在匆忙之際會怎麼做呢?

A.快速幫孩子穿衣服、穿鞋子。

B.讓孩子自己穿好,提醒自己日後將準備出門的時間往前挪。

 

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孩子,到了幼兒園變得什麼都是最後才完成的那一個,心裡累積挫折感,有些孩子回家後甚至會抗拒去上學。相對的,如果讓孩子在上學之前就學會如何穿鞋、穿脫衣服,這樣的孩子到了幼兒園相對地比較有自信心,有些老師還會將孩子當成是小幫手,去教導其他的孩子。

因此,在家裡就讓孩子學習穿脫衣服及鞋子,想上廁所時會跟大人說,還有養成把自己的玩具及物品歸位,屆時到了幼兒園就能減少許多挫折感,也能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喔!

 

 三、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

許多三歲以上的孩子還不會自己穿鞋,吃飯的時候要大人一口一口餵...雖然在這個少子化的社會裡,父母的過度保護成為趨勢。不必說別人,我自己也是個在無意識的情況下,會過度保護孩子的母親。

 

某一天,我去幼兒園接小桃,習慣性的拿起小桃的書包,抱起小桃準備離開。園長媽咪及老師看到這個景象,提醒我:『孩子已經長大了,要讓她自己走;書包是她的東西,要讓她自己拿...』這段話對我而言真是當頭棒喝,這樣的行為,我覺察到自己對於上了整天班、沒有時間與孩子相處的罪惡感。如果不是老師們的提醒,我合理化這些看似關愛的行為,忽視了孩子可以自動自發的能力。後來,我經常提醒自己,也常與老公互相叮嚀,才慢慢改掉這個習以為常的部分。

 

依照E.Erickson的心理社會期發展理論,3~6歲學齡前兒童的發展階段是「自動自發v.s退縮愧疚」,因此家長們會發現即將滿三歲的孩子,什麼都想要自己來,希望可以發展出獨立自主的部分,但也會因為行為能力不足而感到挫折,父母適度的鼓勵及允許孩子自主完成,是讓孩子積極進取、自動自發的關鍵呢!

12

四、增加人際互動的機會

目前的家庭大多只有1或2個孩子,孩子從小與其他孩子一起活動的頻率偏低,因此家長可以常帶孩子去公園走走,從與人們打招呼及互動開始,以及參與親子互動課程,坊間有許多親子課程、親子共讀活動,先讓孩子從人數較少的小團體開始進行。等孩子比較適應,再慢慢擴展到人數較多的大團體,讓孩子感受到與其他孩子在一起互動時的開心、快樂,觀察學習其他孩子的互動方式,也可以減少孩子進入幼兒園的不適應。

以上四種方式,都可以提升孩子進入幼兒園的適應能力,讓孩子提升準備度,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。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幼兒園裡,開心上學去!

諮商預約:https://reurl.cc/4Qz2lY ;課程/活動邀約:anity.lai@yahoo.com.tw

大家好,我是賴玉珊心理師,現職於深藏心理治療所的諮商心理師。累積十餘年諮商輔導經驗及督導資歷,是正念講師,也是親職教養、心靈療癒及美食旅遊作家,喜歡分享生命的療癒與豐盛。我熱愛自然生態、旅行、露營、美食、正念、親子互動,也將這些融入於生命之中,享受當下的幸福美好。 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專頁,一起互動與成長,感受生命真實的豐盛與感動。

arrow
arrow

    賴玉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